9月5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支持補貼政策綠色高質量發展導向的建議》的答復,圍繞“推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再出相關舉措。從該份文件,可以分析出農業補貼未來的方向。
未來農業補貼往哪個方向走?
1.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
2016年12月,農業農村部和有關部門印發了《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將政策目標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
2.不斷加大對農業資源與生態保護的支持力度
國家將從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入手,按照“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要求,結合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不斷加大對農業資源與生態保護的支持力度。
哪幾項農業補貼更容易拿到?
1.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以生豬、奶牛、肉牛養殖大縣為重點,啟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試點,推動規;B殖場糞污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在2018-2020年,加大投入力度,支持200個以上畜牧大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
2.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以東北地區和環京津冀地區為重點,集中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整縣推動農作物秸稈以農用為主的綜合利用。
3. 地膜清潔生產
在內蒙古、甘肅、新疆選擇100個重點縣推行地膜清潔生產,探索建立多種方式的殘膜回收利用機制。
4. 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
支持150個縣實施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支持農作物病蟲害社會化服務,推動減少化肥農藥使用。
目前來說,上述4項補貼更容易拿到,也是農業未來幾年的重點發展方向,農友們一定要注意了。
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數據采集和發布平臺建設
除了給予項目補貼,國家還通過建設農業基礎數據采集和發布平臺來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重點開展了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農獸藥基礎數據平臺、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平臺等基礎數據平臺建設,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同時,農業農村部積極構建“天空地”數字農業監測管理系統,并以此推進補貼機制創新,在實施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政策時,充分發揮遙感技術優勢,加強耕地質量變化、作物結構變化和土地確權邊界的動態監測,提高補貼的精準性。
上一篇:省內種子打假:創新思路重拳出擊
下一篇:當下農服之路漫漫 但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