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心有變化 提出了禁燒區和限燒區
今年吉林省秸稈禁燒工作最大的變化就是根據實際,提出了秸稈禁燒區和限燒區“兩區管理”的工作方法。
據了解,為了有效扭轉秸稈禁燒屢禁不止的局面,2018年,吉林省印發了《吉林省2018秋冬季秸稈禁燒工作方案》《吉林省秸稈禁燒區劃定及管控規范(試行)》,針對秸稈焚燒問題精準施策,全面提高大氣污染治理成效。
五大區域為禁燒區 禁燒區外部分區域可計劃燒除
根據《吉林省秸稈禁燒區劃定及管控規范(試行)》,明確將城市周邊、高速公路、國省干道、鐵路沿線及機場周邊等區域劃為秸稈禁燒區,將實行更加嚴格的區域秸稈禁燒政策。
其他區域劃定為限燒區,實行有條件、有組織、有計劃地限制燒除政策,由各縣(市)區選擇氣象條件利于污染物擴散的天氣,分批分區開展計劃燒除。
據了解,各地要按照農作物秸稈禁燒區劃定規范,抓緊組織劃定禁燒區和限燒區,禁燒區的劃定范圍要嚴格按照規范劃定,只能比規范要求的大,絕對不能縮水。
未完成禁燒區劃定的地區,要繼續嚴格實行全域禁燒。
劃入限燒區的,要制定計劃燒除工作方案,有計劃的組織好燒除工作,要做到令行禁止,堅決不能出現隨意焚燒和組織燒除時造成區域大氣污染的問題。
這項政策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并平衡了農民耕作需求與國家環保政策,打破了原來一刀切的模式,為全國其他省市管理部門做出了表率。
吉林省政府近日召開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首次要求各地科學劃定秸稈禁燒區和限燒區,秸稈禁燒區域力爭實現“零火點”。
露天焚燒秸稈不僅造成秋冬季空氣質量下降,還易引發火災,加重土壤板結。近年來,由于秸稈綜合利用能力不足等原因,大量秸稈無法有效處理,導致吉林省秸稈露天焚燒現象屢禁不止。
吉林省今年還建立秸稈禁燒量化問責機制,對秸稈禁燒時段內發現的第一個火點,由該省財政廳直接扣撥相關縣(市、區)50萬元,對以后出現的火點每個扣除30萬元,扣撥資金將通過獎勵和專項補償的方式,劃撥給工作先進地區,專項用于秸稈禁燒相關工作。
同時,為達到《吉林省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相關要求,今年吉林省將在過去秸稈禁燒區管控工作基礎上,增加市(州)一級責任主體,建立從市(州)到農戶的五級包保體系。
吉林省政府還要求,9月底前全省煤鍋爐全部完成達標排放改造,并通過現場排查“散亂污”企業,確保所有涉氣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長春、吉林、四平等空氣質量未達標地區2019年底前要基本完成整治任務,其他地區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
文章來源:農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