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于2018年10月19日上午10:00,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第三季度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形勢,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回答當前農產品市場熱點問題,并回答記者提問。
小麥走勢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我的問題是,今年小麥集中收購期已經結束,今年的收購量比去年明顯下降。
今年小麥收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預計四季度小麥的價格走勢會怎么樣?
唐珂:謝謝你。9月30日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結束,正如您所關注的,今年小麥集中收購期累計收購量確實比去年下降的比較明顯。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計,截至9月30日,冀魯豫蘇鄂皖六個主產省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4317萬噸,同比減少了2133萬噸。其中,河南、安徽分別減少了1097萬噸、457萬噸,這兩個省減少比較明顯。
據我們調研分析,造成今年小麥收購量下降明顯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產量小幅下降、收購預案執行時間延長、部分質量較差小麥的銷售未納入統計等因素。
但主要是部分產區,尤其是河南南部、安徽沿淮地區,小麥質量因災下降,達不到最低收購價質量標準,主要通過市場化渠道來銷售,導致政策性收購量大幅減少。小麥銷售周期拉長,小麥銷售進度趨緩。為做好超標小麥收購處置工作,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改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單位聯合下發通知緊急部署。安徽、湖北、河南等省出臺了方案、安排資金,引導多元市場主體積極入市,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質量較差小麥銷售難題。從后期走勢來看,農戶和貿易商手中余糧會陸續進入市場,預計小麥購銷將延續優質優價趨勢。其中,質量較好的小麥價格有望保持在每斤1.15元的最低收購價水平之上。由于當前我國小麥庫存充裕,小麥市場供應不會緊張,價格也缺乏持續上漲基礎。我們需要繼續重點關注受災地區超標小麥收購處置工作,強化售糧服務,落實配套措施,緩解農民余糧變現之急。謝謝。
大豆走勢
經濟日報記者:
眼下到了國內新季大豆上市的季節。請問,今年新季大豆的購銷形勢和價格走勢情況怎樣?謝謝。
唐珂:
在輪作休耕、生產者補貼等政策的引導支持下,今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增加,豐收已成定局。9月底黃淮海夏大豆率先收獲上市,10月份東北新季大豆也將大量上市。從我們前期調研調度的情況看,
安徽等黃淮海主產區新豆零星上市,開秤價比去年低一些,部分地區因干旱、臺風災害影響,大豆品質不及常年,后期隨著購銷旺季到來,在食用需求拉動和種植成本支撐下,預計國產大豆價格將保持基本平穩,優質優價的趨勢更加明顯。
從陳豆市場看,由于購銷接近尾聲,價格波動不大,9月份黑龍江國產食用大豆平均收購價每斤1.81元,環比漲0.9%,同比跌11.0%;山東國產大豆入廠價每斤2.03元,環比持平,同比跌12.4%。從進口情況看,據海關數據,1-8月累計進口大豆6203萬噸,同比減2.1%,進口主要來自巴西,占進口總量近七成?偟目,當前我國大豆市場供給較為充足,大豆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不大。
謝謝。
(來源:中國網)